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
| C.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 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
| 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
|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
|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
|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
|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 B.制瓷 | C.耕种 | D.冶铁 |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
|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
|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