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
(1)蛟龙"号身披能抗超高压的钛合金"龙甲"。钛合金属于材料,它的硬度(填"小于"或"大于")金属钛的硬度;
(2)下潜时,载人舱里的气体与外界空气相同,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深海潜航中可观察海底的"热液"与"冷泉"现象。前者是海水渗入地下,被熔岩加热后重返海底的活动。该海水中的丰富矿物地重返地表时遭遇冷水后沉积,沉积的主要原因是:。后者的形成原因之一是海底天然气的溢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今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请你回答:(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物理性质是(各写一条)。
(2)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与氯气(Cl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乙两种物质由相同元素组成。
(1)若甲、乙均为气体,且甲可以转化成乙,则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乙两种物质均能转化为丙,则丙的化学式为。
(3)若丙物质可以由固体甲得到,则固体甲→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甲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通过下列反应得到甲,请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S2+11O22Fe2O3+。在空气中,甲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形成酸雨,甲
乙
H2SO4。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低碳”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1)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就会引起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填字母)。
A.减少使用各种一次性用品,如纸杯、餐盒
B.减少煤等含碳燃料的燃烧量
C.垃圾分类回收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3)减缓温室效应,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该循环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指二氧化锰
(4)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填化学式,下同),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不能确定的是(填字母)
A.元素种类 B.原子的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的化学性质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C和D。
物质 |
A |
B |
C |
D |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①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字母,下同)。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得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3:7
C.D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D.C物质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3)硼烷的结构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五硼烷(B5H9)为传统火箭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小。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的分子模型,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M的名称为九硼烷 B.五硼烷中B、H元素质量比为5∶9
C.六硼烷由6个硼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D.硼烷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
溶液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而了解溶液的有关知识非常必要。
(1)医用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
(2)下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可知30oC时X的溶解度为。小明同学欲在40oC时配制100克25%的Y物质的溶液,他(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
(3)小丽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若广口瓶内盛有70oc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b是水,a是下列(填字母)物质,有望变成饱和溶液。
A.浓硫酸 | B.硝酸铵 | C.氢氧化钠 | D.干冰 |
②若广口瓶内盛有10 oC的Z物质的饱和溶液,a、b分别是镁条和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Z与其它物质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