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 A. | 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
| B. | 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 C. | 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
| D. | 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 物质 |
W |
G |
H |
P |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6 |
2 |
12 |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W待测值是13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P是生成物 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
|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
| C.图1实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
|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
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且杯内壁变黑,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从失火的高层楼房逃生,应选择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干毛巾捂住口鼻,往楼下冲 | B.尽量往楼顶跑 |
| C.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 | D.若得不到及时救援,可跳楼 |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
|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1 | B.核外电子数为22.99 |
| C.元素符号为Na | D.元素名称为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