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儿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解释了资产阶级

A.曾经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B.永远是人类财富的化身
C.始终是社会进步的代表 D.将来是世界经济的霸主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