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时间 |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
人均肉类产量(公斤) |
1928~1929 |
470 |
35 |
1930~1932 |
460 |
20~25 |
1933~1937 |
440~450 |
15~20 |
1938~1940 |
420~430 |
25 |
A. 苏联的粮食和肉食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
B. 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C. 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D. 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
假如你是19世纪的欧洲的一名音乐家,你感受音乐的发展变化不包括( )
A.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 |
B.音乐艺术逐步发展到为社会上层服务 |
C.音乐艺术更深地表现出人性 |
D.音乐艺术更丰富地反映各阶层生活 |
在17~19世纪的欧洲文坛上( )
①古典主义注重抒发个人思想感情 ②启蒙文学批判专制制度 ③浪漫主义表现主观思想和个人感情④现实主义着力批判社会阴暗面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我党( )
A.制定了“星火计划” | 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
C.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 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杂交水稻问世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