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最佳结论是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A.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相对缓慢        
B.B.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忽视轻工业
C.片面强调重工业,以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D.全面发展,重视分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兄弟之声”、“伙伴之声”、“敌人之声”
B.“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
C.“伙伴之声”、“兄弟之声”、“敌人之声”
D.“敌人之声”、“兄弟之声”、“伙伴之声”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台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一大”纲领 B.中共八大决议
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1949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改革开放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说明()

A.德国和法国之间矛盾消除 B.德国和法国开始走向合作
C.欧洲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 D.德法已形成政治经济联盟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D.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