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 )
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
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
《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在雅典城邦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此段描述( )
A.说明了雅典所有男性享有公民权 |
B.表达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
C.反映了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 |
D.推动了“小国寡民”城邦的形成 |
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
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
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
德意志作家伊拉斯谟批驳马丁·路德的理论,即:大多数的人将注定永远受罚,只有少数人会得救,原因不是他们的生活无瑕疵,而是因为上帝的恩赐。材料信息表明()
A.宗教改革极大的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 |
B.伊拉斯谟的观点更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
C.路德认为不应该盲目听从教会的说教 |
D.伊拉斯谟批判了教士荒淫伪善的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