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前1948年,中国一共有设市城市58个(不包括台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不足全国总人13%;除了少数对外通商口岸,大多数城市还远远称不上现现代城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一五计划里,城市作为国家工业化基地,提出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口号。开始了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短时间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带来城市用地和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数量到1957年增加至176个,城镇人口年均增长7%。一类重点建设城市人口的增幅更加迅猛,如太原年均增加31%,兰州19%,鞍山19%,齐齐哈尔20%,北京11%。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被称为进入了“第一个春天”,规划任务围绕国家重点工业项目选址,配套建设工人住宅区和生活服务设施。
材料二 一五计划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是由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机构。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
材料三 它(农业集体化)为五年计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它消灭了曾经极大威胁苏维埃政权生存的富人,农民不再是一股独立政治力量,苏维埃权威在农村被牢固树立,这又使苏联政府能强迫农民承担工业化大量费用,国家以征税的形式吸走剩余产品,然后将剩余产品出口,以便为工业化筹措资金,尽管农民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制度,政府已能够向农民榨取足够东西,用来供养城市居民,帮助支付新的工业中心的费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三大改造开始时中央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主张逐步推进。但1955年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造进程过急过猛,80%以上的农民是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内加入初级社并随即转入了高级社,这显然超越了农民当时的觉悟水平,也违背了自愿的原则。后来对农民的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偿还也没有认真执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一五计划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民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登场,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明清之际,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
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主张有哪些?
材料二:





依据材料二中的这些图片来判断,它们与欧洲历史上的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共同宣传的思想精神是什么?
材料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中国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综上,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社会思想文明发展的共性特点。

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材料三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
——《权利法案》
材料四

材料五 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家元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她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君主相比,她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很大的不同。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材料三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奠定了什么政体的基础?
材料四的漫画反映了英王统治的什么特点?
根据材料五,指出当今英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31.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1,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立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该原则的确立有什么意义?
据图2,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据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重要意义?
据图4,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通过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和措施,以维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穆特一霍利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关税,几乎所有产品的关税都得到大幅度提升。总体来看,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税率由31.02%提高到34.3%,根据1932年的进口情况来看,实际上,税物品的平均税率达到53.2%。此举随即引起33个国家的抗议和7个国家的报复行动。欧洲国家,甚至包括日本,都很快树立起关税壁垒,并且一起都向美国看齐,将进口商品加收超过50%的关税。
——摘编自韩青、高先民、张凯华主编:《贸易战争——500年全球贸易进化史》
材料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不壁垒协议》(简称WTO/TBT协议)规定:在执行WTO/TBT协议及各成员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许定时,应考虑各发展中国家成员特殊的发展、财政和贸易需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可能会妨碍他们充分履行协议中规定的义务,因此,本协议中全部或部分义务可给予发展中国家特定的有时限的例外。
——包运成《世贸组织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制度》
材料三日本从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了《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一旦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此标准,不管是否对人类健康有害,都将一律被禁止进口或流通。……欧盟实施了严格而统一的质量安全标准。如对于肉类产品,……要求出口国定期向其提供动物疫情报告, 欧盟依据出口国的兽医卫生状况发布允许向欧盟出口的第三国名单。
——李凯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及启示》
材料四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相互之间的伤害。……虽然在这一社会中,没有人负有任何义务,……但是社会仍然可以根据一种一致的估价,通过完全着眼于实利的互惠行为而被维持下去。……每当相互之间产生愤恨和敌意的时候,一切社会纽带就被扯断。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发生国际社会关税战的主要经济背景是什么? 关税战造成了怎样严重后果? (3分)
(2)世贸组织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据材料二指出世贸组织对贸易保护的态度是 (3分)
(3)材料一、三反映了国际贸易保护所关注的焦点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我国如何应对新贸易保护政策? (6分)
(4)时至今日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依然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却不断抬头。结合材料四,说明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史》卷78《食货二》记:“宣德五年二月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著为令。于是江南巡抚周忱与苏州知府况钟,曲计减苏粮七十余万,他府以为差,而东南民力少纾矣。” 其实,宣德五年二月有减赋之诏,同年九月,周忱等始选赴各地巡抚,以总督税粮之事,周、况的减赋虽使江南赋重多逋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权宜之举。故其后情况并未见根本性好转。其后虽复有减赋之请,而因户部阻格不行。
宣德朝是明代由开国转向守成的重要时代,其特征之一便是由国家重赋向藏富于民的转变。然而在当时的整个官僚体制中,因循旧有成法的观念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宣宗虽然倾向于减赋,却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出现了宣德中减赋难以推行的局面。这种局面直到英宗正统间才得以从根本上改变。
——商传《从蠲赈到减赋——明朝灾害政策转变的三个个案》
材料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孙中山师法亨利·乔治与约翰·穆勒,同时又从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以及均田、公仓等方案中受到启发,提出“平均地权”以谋防止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的弊害。孙中山自信“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过去曾被讥评为徒托空言,其实他和他的后继者在这方面还是做过多方面的探索与讨论,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经验教训的。民生一词,从经济而言,涵盖发展与分配两个方面,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欧美强矣,其民实困”。
——《反思辛亥革命百年:民生主义在当时曲高和寡》2011年01月《中国社会科学报》
材料四在民生主义第三讲中,孙中山说:“我们要实行民生主义,还要注重分配问题。我们注重的分配方法,目标不是在赚钱,是要供给大家公众来使用。”又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是要打破资本制度……所以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赋税政策的变化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孙中山民生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没有得到实现?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解决民生问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