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是: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这告诉我们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②文学创作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③文学创作来源于无限变化的主观世界
④文学创作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关于“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蕴含的哲理是( )
①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民认识和改造
②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 “工业4.0”则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唯一途径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④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买新车要交定金排队,买房子也要等候……这种“饥饿营销”的做法是通过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现象,把潜在的消费者吸引过来,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某企业过度制造市场“饥饿”,进而提高产品售价,当产品的价格提高到消费者接受不了或不愿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被企业愚弄,严重时消费者还会“憎恨”企业。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④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力排众议”通常被用来形容有远见、不随波逐流、唯才是举等优良品格。但在干部任用问题上,“力排众议”往往变成个别领导干部的“任人唯亲”。一些大案要案往往是“窝案”,正是“任人唯亲”的恶果。这表明( )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成不变的
②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
④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针对雾霾产生的原因,原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经过调查认为燃油和烧煤是产生雾霾的两大罪魁祸首,而中石化方面认为烧煤是主因,燃油只是次因。对此,专家、学者与网民也都提出了不同看法。从认识的主体上看,人们对雾霾的成因持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不同的
②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认识
③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导致其对同一对象价值评价不同
④人们的意识活动会随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