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科学思维方法】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短缺、污染严重,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落后,国家决定实施西气东输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要考虑很多问题,例如,多处气源联网互供、大型地下储气库、高质量管道、管道安全、地质状况、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西气东输计划不仅把很多相关问题统筹综合优化考虑,还考虑到这个计划的未来发展。
(1)材料中西气东输计划的考虑过程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A.辨证思维 | B.逆向思维 | C.聚合思维 | D.发散思维 |
(2)结合材料说明这种思维方法的特征?
自古以来.每一次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l)科技进步对道德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科学上能做到的,就不应禁止”。请从科技伦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大为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发展成一个关心他人的爱心符号。无独有偶,济南的“雨点”爱心行动也感染了好多人……
(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道德榜样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2)简要说明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与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生态原则,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选取的是生活中的几个镜头:
①饭店里,有顾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集市上,有购物者向销售者一次次索要塑料袋。
③学校里,空无一人的教室灯火通明。
④在写字楼里,有人上下楼不乘电梯走楼梯。
⑤农家院里,做饭,照明使用自家生产的沼气。
(1)指出材料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做法。(在答题卡上只写相应序号)
(2)“低碳”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如果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环境伦理的应有之义”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请列出要点。
全国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发起成立了“丛飞爱心社”并担任社长,积极组织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等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辅导功课,她每回都要换乘两次车,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侯海燕曾说过:用无私和真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虽然累,心却快乐。
(1)据材料,指出社会公德所调整的关系。
(2)据材料,说明怎样提高个人的社会公德修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发起成立了“丛飞爱心社”并担任社长,积极组织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等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辅导功课,她每回都要换乘两次车,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侯海燕曾说过:用无私和真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虽然累,心却快乐。
(1)据材料,指出社会公德所调整的关系。
(2)据材料,说明怎样提高个人的社会公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