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 2012年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
近年来,“就业难”、“用工难”一直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据此,广东省政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材料二: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人认为,护士是伺候人的活,得看人脸色办事。某医学院护理专业的一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护理知识,成绩优秀;寒暑假,主动联系医院实习,对病患者细心呵护,深得医院和患者的欢迎,还未毕业就已经有好几家用人单位向她发出邀请。“当初选对了专业,现在工作不难找。整个社会对护理专业的缺口很大,护理专业的本科生就更缺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2)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上存在“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情况,材料二中的大学生经历或许对解决这一情况提供反思和借鉴,请你从中总结主要的哲学方法论启示。(9分)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轿车的价格每年呈约15%的下降趋势,“降价潮”席卷全国。降价风潮并不局限于中低档轿车,几乎所有品牌的轿车都卷入“价格大战”中,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这一竞争过程中,消费者得到不少实惠,我国居民的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消费热点也渐趋成熟。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发展,汽车服务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旺盛的需求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近年来我国汽车价格下降的原因。
(2)汽车生产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民富”是目前人们最关注的热词之一。某校高三学生以“强国之道,藏富于民”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亮点之一,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乙同学:国家应该让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拥有更多的精神财富。民族精神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只有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精神“富起来”了,才是真正的民富。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实现“民富”目标。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的正确性。
(3)请你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
如火如荼的2010南非世界杯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它却给世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诸多话题……
话题一西班牙夺冠
西班牙队创造了历史,他们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就捧起了大力神杯。西班牙的华丽足球让人们印象深刻,有媒体报道了西班牙夺冠的主要秘诀。
秘诀一:“三线均衡,阵容齐整”。西班牙队的阵容平衡,后防.中场.前锋,人才济济.搭配合理,在比赛中能够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秘诀二:“强大的头脑和激情”。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球风也同样地“西班牙”,激情不仅使他们赢得了观众,也赢得了比赛。
秘诀三:“重视训练的科学性”。西班牙队每天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让队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从西班牙队获胜秘诀中,你分别获得哪些哲学感悟?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2011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证实,已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查明两公司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涉嫌垄断。发改委价格监督检察与反垄断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电信来讲,互联网的收入是相当高的,利润大概在500亿左右,中国联通利润大概是300个亿,如果证据确凿事实成立,处罚在1%到10%的范围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1)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此事件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2)运用宏观调控有关知识简要分析发改委对两家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