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锁定“三农”问题。中央对于“三农”的政策不断发生变化,由过去的“支农”、“支农惠农”、“强农惠农”到现在的“强农惠农富农”。“三农”政策的变化反映出
①认识就是在不断战胜谬误过程中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
②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③认识是随着客观事物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程
④人们的认识是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过程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
A.制订“十一五”计划的过程 |
B.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 |
C.李四光发现我国地质成油规律的过程 |
D.根据李四光的理论,我国相继开发大庆等油田的过程 |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
A.“现象”和“本质” |
B.“本质”和“现象” |
C.“实践”和“理论” |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人类可以利用水力资源、煤炭资源,可以利用核能发电;可以制造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并返回地面;可以制造各种化工用品;可以培育各种农作物新产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
B.人能认识规律对事物的发展作出科学预见 |
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
D.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主宰世界 |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 )
A.不断积累主观因素 |
B.不断积素正确的主观因素 |
C.积极参加实践 |
D.利用条件、改变条件、创造条件 |
2011年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就共同努力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这表明( )
①中美两国在具体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 ②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国际关系是瞬息万变、捉摸不定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