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在很多核反应中,由于有核能的释放,所以才会有质量的亏损
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D.入射光的频率如果低于某金属的截止频率,即使增加该入射光的强度,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E.康普顿效应不仅表明了光子具有能量,还表明了光子具有动量
(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n为量子数。在氢原子核外电子由量子数为 2的轨道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轨道的过程中,将     (填“吸收”、“放出”)光子。若该光子恰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一群处于量子数为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有     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3)(9分) 如图所示,一质量m1= 0.48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2= 0.2kg的小物块,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质量m0= 0.02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最终小物块以5m/s的速度与小车脱离。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极短。g取10 m/s2。求:

① 子弹刚刚射入小车时,小车速度v1的大小;
② 小物块脱离小车时,小车速度v1′的大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荷守恒定律 原子的核式结构 光电效应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 500 kg,发动机的推动力为恒力,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下图表示了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升高后9 s、25 s、45 s,即在图线上A、B、C三点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如何?
(2)求探测器在该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
(3)计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发动机的推动力(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测量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迹来测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时得到6条纸带,在每条纸带上取6个点,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点的时间间隔T均为0.02 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1、3两点的距离,s2是4、6两点的距离,s3是2、5两点的距离.

(1)测出s1、s2、s3后,计算打第2点时瞬时速度的表达式是v2=_________,计算打第5点时瞬时速度的表达式是v5=_________,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g=_________.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 cm,s2="11.68" cm,s3="38.1" 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

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 "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
③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题22图1.该球的直径为 mm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的增大而增大。

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题22图2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 U 与总电流 I 的关系。图中 R 0 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请根据题22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22图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若电压表 V 2 的读数为 U 0 ,则 I mA

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 U-I 曲线 a 。见题22图4,由此可知电池内阻(填"是"或"不是")常数,短路电流为 mA ,电动势为 V
④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 U-I 曲线 b ,见题22图4.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1.5 V 。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mW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如图1所示, ABC 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 BC 段水平, AB 段与 BC 段平滑连接。质量为 m 1 的小球从高位 h 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在轨道 BC 段上质量为 m 2 的小球发生碰撞,碰撞后两球两球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求碰撞后小球 m 2 的速度大小 v 2


(2)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递规律在屋里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究这一规律,我们才用多球依次碰撞、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恶简化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分别为 m 1 , m 2 , m 3 ....... m n - 1 , m n .... 的若干个球沿直线静止相间排列,给第1个球初能 E k 1 ,从而引起各球的依次碰撞。定义其中第 n 个球经过依次碰撞后获得的动能 E k E k 1 之比为第1个球对第个球的动能传递系数 k 1 n
a.求 k 1 n

b.若 m 1 =4 m 0 , m k = m 0 , m 0 为确定的已知量。求 m 2 为何值时, k 1 n 值最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