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 )的 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 |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
B.特异性免疫,抗体 |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
D.特异性免疫,抗原 |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 | B.神经-体液调节 | C.体液-免疫调节 |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下列各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乳酸 | B.H2O , Na+ | C.C6H12O6 | D.血红蛋白, 胃蛋白酶 |
某种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R和r的控制,R的基因频率是指
A.R基因在种群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 |
B.R基因与r基因的比值 |
C.R基因在R和r基因中所占的比例 |
D.RR和Rr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
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变异 | B.基因重组 | C.基因突变 | D.基因自由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