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甲图中存在________个突触。
(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 局部电流的移动方向是由________________。
(3)若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
(4)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使突触后膜具有产生 的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 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做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
(5)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 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大三个玻璃缸中置 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 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 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 处,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 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都可解释杂种优势。
(1)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聚集在F1引起互补作用。如水稻有两个纯种(P1和P2)的株高均为0.5~0.6米,但性状不同,亲代P1多节而节短,亲代P2少节而节长,杂交后F1集中双亲显性基因,多节而节长,可达1.1~1.4米,表现杂种优势。
(2)超显性假说则认为等位基因的作用优于相同基因,可解释杂种优于纯合亲本。例如:水稻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A1、A2)各抗一种锈病。杂种后代能抗两种锈病。
①请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文字解释上述假说中的任意一个。(涉及到两对等位基因时可设A、a和B、b)
②若水稻抗各种锈病性状是由于含有特定蛋白质导致的,请根据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来分析杂合体抗锈病能力可能高于显性纯合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水稻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和B与b控制,且A和B控制高产。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的F1,F1自交得F2,F2里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①该育种结果支持以上的哪种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2里,中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里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
④若对F2的所有中产水稻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分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_____;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 _____;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
(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_______,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图甲⑥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____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受阻。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
②。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绿色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最佳,此时细胞内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5)在图甲和图乙中绘制下列有关曲线: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请改用O2的吸收量(mol/h)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并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回答下列关于酶的几个问题:
(1)酶之所以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是因为它能。
(2)图一表示人体某种酶作用于一定量的适宜物质(底物),温度、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一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用虚线表示)
(3)图二可以表示人体在37℃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与pH的关系。
A.唾液淀粉酶 | B.胃蛋白酶 | C.胰脂肪酶 | D.呼吸氧化酶 |
(4)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原因:
。
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图3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被图2利用时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于形成___________。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图的DNA,在遗传中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图_______中的基因。
(4)图1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直接相关的含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其分泌过程体现了结构1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