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一留学生在某时期某地绘制的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该地最可能位于
A.俄罗斯 | B.澳大利亚 | C.印度 | D.意大利 |
图中甲日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江南地区“春来江水绿如蓝” |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
C.北京香山正值枫叶遍地红 |
D.巴西高原此时草木一片枯黄 |
2013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 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回答各题。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A.GPS | B.GIS | C.RS | D.3S |
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GIS,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①降水量分布图②水系分布图③地形分布图
④土壤类型分布图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中左图为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右图为乙国目前三大产业构成图(图中M点所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正确的是
A.目前工业化是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B.甲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乙国 |
C.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大 |
D.乙国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甲国 |
促进甲、乙两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①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②乙国应发展高科技工业
③甲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④乙国应控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 |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
C.丁地地势低平 |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下列问题。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
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
C.增加经济产值 |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
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地貌类型比例
地貌类型 |
占土地面积比例 |
海拔 |
粮食作物 |
平原 |
20% |
<200 m |
水稻 |
丘陵 |
60% |
200~500 m |
水稻、冬小麦 |
中、低山 |
15% |
500~3 000 m |
春小麦、马铃薯 |
高山 |
5% |
>3 000m |
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东南地区 |
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 B.②③ | C.① ③ | D.②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