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示意某河流水系,右图中曲线示意该区域某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P地河流径流量、Q地河流径流量、Q地地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造成该河PQ河段东西岸沼泽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植被反映Q地河流径流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表,回答:
| 地区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三次产业比重(%)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 ① |
5408.8 |
1.6 |
47.4 |
51.0 |
40627 |
| ② |
11674.4 |
8.8 |
50.2 |
41.0 |
14908 |
| ③ |
4340.9 |
19.5 |
40.0 |
40.5 |
6565 |
| ④ |
1180.0 |
23.8 |
40.2 |
36.0 |
3140 |
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上表中,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上表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上表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
|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D.彻底退耕还林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 B.过度放牧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