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美国铁路运输发达,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与南北向铁路相比,东西向铁路建设成本较高,其自然原因是 ;与东西向铁路相比,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较小,原因是 。(4分)
(2)图中A、B所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分别是:A ;B 。(4分)
(3)简述“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4)五大湖工业区是美国的传统工业区,现已成功转型,实现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3分)
2009年12月14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进入实质性谈判的关键阶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向题。
材料一: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图18)。
材料二: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个人层面看,节能环保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简述生活节能的主要途径。
(2分)
(3)为什么说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_
2007年6月25日是我国第十七个“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不同年份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千公顷)
材料二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1)据统计,2005年我国东部耕地减少面积约占全国耕地年内减少面积的2/3。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前两位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针对耕地资源锐减的突出问题,东部地区应采取怎样的对策?(3分)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山东省是人口大省,而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面对现实,应采取哪些措施发展优质高效农业?(3分)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
|
|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旱是在一定地区一段时期内近地面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水分缺乏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干旱灾害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国大部分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1)读图6可知,进入2010年以来,在我国图示地区干旱范围不断扩大,逐步从省扩展到、、等省区。(8分)
(2)指出甲城市名称,并结合统计表简述该城市在降水、气温方面与常年(同期)的不同及所表明的此次干旱的突出特点。(10分o)
(3)干旱不仅危及农业生产,还会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同时也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就以上三方面,简要说明此次旱灾给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10分)
(4)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云南省旱灾形成的原因。(8分)
阅读右图及其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拟建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右图。
材料二:中铁二院一位设计人员透露。“当年在青藏、川藏、滇藏三条线路比较中,川藏铁路因为修建难度大、投资额度高等重要因素,暂被搁置,国家决定先建设青藏铁路。”
(1)为了减少生态破坏,西藏地区可开发那些新能源 ?
(2)试分析川藏铁路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
(3)川藏铁路修建后,其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试分析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