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右甲、乙两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图示两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的通航里程相近,但甲河年货运量远大于乙河
B.两河流域的植被类型相同,均为常绿阔叶林
C.图中长株潭和鲁尔区两大经济圈目前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D.图中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均为集约化农业
图中A、B地区在发展种植业生产方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雨热不同期    水旱灾害频繁
B.水旱灾害频繁   光热条件不足
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D.土壤贫瘠       耕地不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据此回答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空间环境的大小
B.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

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①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②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可耕地的总数和人均耕地呈继续减少的趋势③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④目前我国人口与环境处在良性循环阶段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图”。读下图,回答。

(1)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下列各年份中,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最高的是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3)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人口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回答。

图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A.原始农业 B.种植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24一25题。

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人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