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
B.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 |
C.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
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 |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101kPa时,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为比较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查得101kPa时,M、N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则在101kPa、30℃时,M、N两种气体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无法比较 |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
C.20℃,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
D.将30℃时的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 |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
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
D.t2℃时甲、丙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都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