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图中出现火焰的地方是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3)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能促进人体骨骼生长的主要元素,此元素是
(4)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写出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仓库有一包久置失去标签的化肥,为了确认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加入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 ,其中 玻璃棒的作用是。
(2)操作②主要是用活性炭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其净水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作用 ,该过程主要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
(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操作③是消毒杀菌,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下列反应制备:Cl2+2X===2NaCl+2ClO2,X的化学式为。
(5)节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和课本知识,提出一条节水建议:。
(6)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这里的“磷”是指;(选填“原子”、“离子”、“分子”、“元素”)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铜原子;②3个氮分子;
③4个亚铁离子;④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H2O: ____________ ________②Ca2+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实验室有下列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侧导气管,,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的水,若观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现稳定的水柱,则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如何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氧气;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实验步骤有:⑴装药品;⑵检查装置气密性;⑶加热;⑷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⑸熄灭酒精灯;⑹收集气体;⑺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⑴⑵⑶⑷⑸⑹⑺ | B.⑵⑴⑷⑶⑹⑸⑺ |
C.⑴⑵⑷⑶⑹⑸⑺ | D.⑵⑴⑷⑶⑹⑺⑸ |
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1)在干旱地区,有时需要取浑浊的坑水或打井取水作生活用水。
①村民将浑浊的坑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石英沙起作用;这种分离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家庭中可用来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③下图为实验室的过滤装置,请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仪器A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某同学用改正后的正确装置进行过滤操作,发现实验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请你找出可能的原因(写一条)。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X是一种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
(3)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请选填字母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
C.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
下图是教材中概念知识的归纳整理图,请填写粒子A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铁是由构成的,氨气是由组成的。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由构成。
(2)根据 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C是氯元素对应的粒子,其符号是
②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三种物质(“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共有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