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所示装置分离乙醇与乙酸 |
B.用图2所示的装置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
C.用图3所示的装置制备少量氨气 |
D.用图4所示的装置分馏石油 |
向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气体R和1 mol气体R,相同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xRM+N(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两容器中R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升温,可使甲和乙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达到相同 |
B.x=2,且M、N中仅有一种为气态 |
C.曲线II为甲中R的物质的量一时间图像 |
D.其他条件不变时,向乙中再加人1mol M、1molN,达到新平衡时,则有1.0mol<n(R)<1.2 mol |
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 △H=﹣414kJ·mol﹣1
②2Na(s)+O2(g)=Na2O2(s) △H=﹣511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含有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越来越快 |
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 △H=﹣317kJ·mol﹣1 |
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xMo3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Mg2+向负极迁移 |
B.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xMg2+=MgxMo3S4 |
C.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o3S4 |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xMg﹣2xe﹣=xMg2+ |
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主反应①和副反应②,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4NH3(g)+5O2(g)4NO(g)+6H2O(g) △H=﹣905kJ/mol
②4NH3(g)+3O2(g)2N2(g)+6H2O(g) △H=﹣1268kJ/mol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2(g)+O2(g)![]() |
B.加压有利于NH3生成NO,不利于NH3生成N2 |
C.工业上氨催化氧化生成NO时,温度应控制在780~840℃之间 |
D.工业上通常提高氧气的浓度,以提高NH3的转化率 |
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143 |
0.160 |
0.102 |
0.074 |
0.099 |
主要化合价 |
+l |
+3 |
+2 |
+6、﹣2 |
﹣2 |
+7、﹣1 |
A.元素D位于第三周期Ⅵ族
B.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C.1 molF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 mol
D.元素B、E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