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决定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B.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的这些观点在于强调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围聚着数百名等待着进校门的小学生。静候多时的郑民生手持50厘米长的尖刀,向孩子们疯狂地砍去,造成8死5伤。回答25-26题。
25.凶手郑民生,曾任南平市某社区诊所医生,曾经在就职单位被领导侮辱,在2009年6 月份离职后一直未能找到工作,女友离他远去。郑民生为此实施了这起对无辜孩子的报复行动。这一事件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A.要敬畏生命,勇于为情绪波动的后果负责
B.要端正立场,摒弃个人利益,为他人着想
C.掌握权力的领导要正视和礼待他人的尊严
D.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26.这段惨痛的场景如火车般一次又一次碾压着人们的心灵,特别是使受害者的家长们和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伤害。为此,福建省政府组织心理工作者组成了心理干预小组,赶赴该地对这些人群进行“心理疗伤”。之所以要“心理疗伤”,是因为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心理状态对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低碳经济是指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高三某班召开了“低碳经济:我们在行动”的主题班会。回答22-24题
22.小亮同学向大家展示了他收集的资料:当今中国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突出,2020年以前,仍会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但我们除了要重视传统能源的综合开发、节能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外,还要做好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等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最终形成低碳能源经济体系。这一工作思路符合下列哲理
①遵循系统外部结构的层次性,用分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重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少用1吨水可减少0.194千克碳排放,少用1度电就减少0.785千克碳排放。”小雯同学认为,低碳经济要靠每个人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建议大家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如及时关闭电脑、节水、节纸、旧物利用、少吃口香糖、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提倡消费小排量汽车……小雯的看法,主要强调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认识的深化
C.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4.目前,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做到“一箭多雕”:一可以规避发达国家对能源的封锁;二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三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四可以降低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提高在国际的主动性。这说明
A.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B.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可改变性
C.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层次性 D.联系具有普遍性和无条件性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作者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人生感叹。从哲学上看,这句诗反映了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B.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C.任何事物都是与时间相联系的 | D.现在的事物往往不如过去的事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