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两极格局的形成导致国际形势紧张
C.“冷战”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党的领导权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