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转》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
|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
|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
|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 |
|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
美国战地记者斯诺访问延安后,断言“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他所说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的局面开创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
通过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历史看上海,下列事件与上海无关的是 ()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B.孙中山建立兴中会 |
| C.五四运动 |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右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 
| 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
|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
| C.对国共合作北伐的支持 |
| 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
| B.它特别规定实行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
| C.它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 |
| D.它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精神而制定 |
“飘飖(yáo)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 A.甲午海战 | B.辛亥革命 |
| C.北伐战争 | D.南昌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