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不能反映当时
A.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
B.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追随德性也就是关心自己的心灵”,此思想反映了他:
A.体现了对理性的追求 | B.批判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
C.意识到德性的重要性 | D.反映了功利主义泛滥 |
李贽《道古录》载:“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 | B.倡导人性的自由发展 |
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 | D.动摇传统礼教统治地位 |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儒法合一、外儒内法 | B.儒家不再强调民本思想 |
C.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 | D.法家思想专制原则的胜利 |
“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由此可知:
A.重商成为明清时期的社会共识 |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其领导地位 | D.明清时期商人的地位远远高于儒士 |
钱穆在《秦汉史》中说:“要之汉初政局,大体因袭秦旧,未能多所改革。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遂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又未经文学诗书之陶冶,设施无所主张。而遽据政权,急切间惟有一仍秦旧,粗定规模。而其恭俭无为之精神,则实足以代表当时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其所由与秦政绝异其趣者正在此。”钱穆认为“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是:
A.秦朝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B.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 |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 | D.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