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解说词:1773年的秋天,瓦特又遭遇了一次家庭的变故,和他共同生活了九年的妻子去世了,而且给他留下了六个儿女,与他共同合作的工厂又破产了,这个时候,他的生活落到了最低谷。有一位朋友推荐他到俄国去工作。……博尔顿(伯明翰一家生产小五金器械工厂主)极力挽留住了穷困苦闷的瓦特,他在写给瓦特的信中说:“我将为发动机的竣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我们将向全世界提供各种规格的发动机。您需要一位”助产士“来减轻负担,并且把您的产儿介绍给全世界。”据此可推断
A.蒸汽机的发明具有偶然性 |
B.博尔顿和瓦特共同发明了联动式蒸汽机 |
C.企业家是机器发明的重要推动力量 |
D.没有博尔顿的支持瓦特将无法发明联动式蒸汽机 |
“状元”“进士”“举人”,这是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荣衔”。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但同时规定: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最恰当的应是
A.清政府的留学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
B.用考试的办法激励留学生刻苦学习 |
C.近代留学运动已得到清政府认可 |
D.中国教育仍处于新旧交替过程之中 |
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开端于选派幼童赴美国留学,清政府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推进中国政治改革 | B.推进洋务事业发展 |
C.推进中国海军建设 | D.推进中国铁路建设 |
按照著作的具体属性,下列著作中有一部不同于其他三部,它是
A.《神农本草经》 |
B.《证类本草》 |
C.《唐本草》 |
D.《黄帝内经》 |
在明朝以前,中国中药书籍对药物分类的标准大多都是
A.药材的产地 |
B.药材的形状 |
C.药材的药性 |
D.药材的自然属性 |
下列关于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编纂《本草纲目》历时27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
B.对药物的观察采取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方法 |
C.对各种药材的形状、产地的描述具有较高的文学色彩 |
D.严谨治学,《本草纲目》正式出版后他又亲自修订了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