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质点振动的振幅是2cm |
B.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Hz |
C.t=2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且方向向下 |
D.t=5s时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0时间内加速度最小 |
B.t0时间内F做的功为零 |
C.t1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 |
D.t2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 |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
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
D.如果距停车线![]() |
用水平力F推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当力F由零开始逐渐增大而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
A.所受合力逐渐增大 | B.所受斜面摩擦力逐渐增大 |
C.所受斜面弹力逐渐增大 | D.所受斜面作用力逐渐变小 |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刹车距离.图为《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下列对严禁超速和酒后驾驶(人饮酒后反应时间变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A.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增加,刹车距离也增加 |
B.刹车距离可作为判断车辆是否超速的一个依据 |
C.驾驶员没饮酒和酒后都以相同的速度驾车,反应距离相同 |
D.驾驶员没饮酒和酒后都以相同的速度驾车,反应距离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