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玻特用α粒子轰击轻金属铍时,发现有一种贯穿能力很强的中性射线.查德威克测出了它的速度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否定了是γ射线的看法,他用这种射线与氢核和氮核分别发生碰撞,求出了这种中性粒子的质量,从而发现了中子.
①请写出α粒子轰击铍核()得到中子的方程式.
②若中子以速度v0与一质量为mN的静止氮核发生碰撞,测得中子反向弹回的速率为v1,氮核碰后的速率为v2,则中子的质量m等于多少?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荷守恒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赤道平面内沿圆形轨道运行,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轨道半径是,周期
(1)试从这些数据估算地球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某时刻该卫星恰在某建筑物的正上方,经多长时间该卫星再一次到达该建筑物的正上方。(不用算数用T0和T表示即可)

物体AB质量分别为10kg和5kg。它们由轻绳连接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B受到水平拉力F以后,该系统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在第5秒末使连接A.B的绳断开,又经过20秒,A物体停止了运动,已知B与水平面的摩擦系数为0.2。(g=10m/s2)求:

(1)A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系数。
(2)断开前绳的张力。
(3)水平外力F

(12分)如图16所示,在一个点电荷Q的电场中,Ox坐标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和5.0m。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x轴的正方向相同,电场力的大小跟试探电荷所带电量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直线ab所示,放在A点的电荷带正电,放在B点的电荷带负电。求:

(1)B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试判断点电荷Q的电性,并说明理由。
(3)点电荷Q的位置坐标。

(10分)如图15所示,一根长L="2" m的绝缘细管AB被置于匀强电场E中,其A.B两端正好处于电场的左右边界上,倾角α=37°,电场强度E=103 V/m,方向竖直向下,管内有一个带负电的小球,质量m=10-4 kg,电荷量q=2×10-6 C,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小球与管壁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

(1)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则小球从B点射出时的速度。(取g="10" m/s2;sin37°=0.6,cos37°=0.8)

(10分)一束电子流在U1=500V的电压作用下得到一定速度后垂直于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飞入两板间的中央,如图14所示.若平行板间的距离d=1cm,板长l=5cm,求:

(1)电子进入平行板间的速度多大?
(2)至少在平行板上加多大电压U2才能使电子不再飞出平行板?(电子电量1.6×10-19C,电子的质量9×10-31k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