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回忆录》:“(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由此可见
A.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嘴脸 |
B.国民党政权迫于国内压力拒签合约 |
C.国内民众的抗议活动对政府的外交行为有着重大影响 |
D.在拒签合约问题上中国上下认识一致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据你猜测,这是说唐太宗
A.科举取士 | B.虚心纳谏 | C.善于用人 | D.勤政爱民 |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于
A.五四运动中 |
B.中共“一大”上 |
C.中共“二大”上 |
D.国民党“一大”上 |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
D.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