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的发展 B.水利灌溉的进步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统治者的政策推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以下哪一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

A.促进了牛耕技术的推广 B.推动了水利的兴修
C.出现了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出现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下列引文均出自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写到,“我们要把这个猜想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另一条在表面上看来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确定的速度V传播着,这速度与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这个猜想是

A.进化论 B.相对论 C.量子论 D.光速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