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1958~1965年中国对外援助额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
时间 |
1958 |
1959 |
1960 |
1961 |
1962 |
1963 |
1964 |
1965 |
金额 |
2.76 |
3.50 |
3.63 |
5.19 |
8.54 |
9.61 |
12.16 |
18 |
中国在1958~1965年间加大对外援助力度的历史背景是
A.中国出现了边境安全危机
B.冷战背景下局部热战的加剧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低潮
D.两极格局动荡下世界政治力量出现重组
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对下图所反映的俄国社会发展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奴生活悲惨 | B.农奴制的落后 | C.没有蒸汽动力 | D.工业发展落后 |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 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 | 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
2005年6月8日,莫斯科为一座塑像的落成举行了揭幕仪式。在仪式致词中提到“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这座塑像是( )
A.伊凡四世 | B.彼得一世 | C.亚历山大一世 | D.亚历山大二世 |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④暴力斗争不断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