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甲、乙、丙三日太阳路径图(以高度角和方位角为坐标,表示某地点从日出至日落太阳运行轨迹的一种图示),若甲、乙分别为该地一年中白昼最短与最长的两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位于
| A.热带 | B.北温带 | C.南温带 | D.寒带 |
图中丙线表示的日期最可能在
| A.5月 | B.9月 | C.10月 | D.2月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 A.①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形成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G晚于B | B.A早于D | C.B晚于D | D.C早于F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
|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
|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
|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
读“海南岛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对该岛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中南高四周低,地形以山地为主 |
| B.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 |
| C.水系为向心状,河流流量较大 |
| D.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A地为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与四川西昌、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发射基地相比,其主要优势不包括()
| A.天气晴朗,便于对飞行器进行观测 |
| B.纬度低,易于发射 |
| C.毗邻大海,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 |
| D.节省燃料和成本 |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现象。2013年7月18日至19日,昆明12小时内超190毫米的降雨量,导致昆明城区出现多处内涝,多个区域被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选项中,最可能导致城市内涝的是()
| A.地震 | B.寒潮 | C.暴雨 | D.全球变暖 |
下列措施不能缓解城市内涝现象的是()
| A.整治河道,改造地下管网 |
| B.修建排涝闸、排涝泵站等 |
| C.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
| D.有效推进城市发展,增加地面“硬化”工程建设 |
昆明市为了实时了解城市内涝的分布,应选择应用哪种技术手段()
| A.RS | B.GPS | C.数字地球 | D.GIS |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
| B.地处低纬度大气,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
|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
|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
|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
| C.甲地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
| D.乙处气候是因为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
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是()
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
②5月降水量还不是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
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
④受地形的影响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①吹西南风②吹东北风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