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的总称,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来源可分为人为气溶胶和自然气溶胶两种。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通常用以推算气溶胶含量。读中国多年平均气溶胶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图中A、B两地AOD数值的差值可能为
A.0.1 B.0.3 C.0.5 D.0.9 图中A、B两地同在四川,但AOD值差别却很大,分析两地AOD值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①A地地势高 ②B地植被覆盖率高 ③A地工农业活动多 ④ B地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图11
| A.a 增加 | B.b 增加 | C.c 减少 | D.d 减少 |
图10为世界某区域图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小题。
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
| B.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
|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
|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
| A.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 B.副热带高压带南移该地,1月降水较少 |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7月气温较高 |
| D.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 |
图9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小题。
图9该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冷锋 | B.北半球冷锋 |
| C.北半球暖锋 | D.南半球暖锋 |
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日较差大 |
| B.乙处未来气压会下降 |
| C.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
| D.乙处光照比甲处强 |
下表是我国某地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完成小题。
| 项目 |
1 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7 月 |
8 月 |
9 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气温℃ |
-6.0 |
-2.9 |
3.8 |
11.7 |
17.9 |
21.6 |
23.3 |
21.8 |
16.1 |
10.0 |
2.3 |
-4.4 |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1.4 |
0.8 |
1.6 |
1.4 |
| 降水量mm |
2.9 |
6.3 |
10.7 |
23.8 |
35.3 |
54.6 |
120.2 |
94.4 |
64.3 |
29.1 |
12.1 |
3.2 |
该地可能是 ()
| A.武汉 | B.西昌 | C.太原 | D.哈尔滨 |
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3-4月易发生的灾害 ( )
| A.沙尘暴 | B.水土流失 | C.洪水 | D.火山喷发 |
实际观测发现,该地7月份降水突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 A.台风带来大量降水 | B.雨带到来且多暴雨 |
| C.准静止锋带来降水 | D.气温高,多对流雨 |
在北太平洋海域,由人类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漂浮到此堆积而成的“太平洋垃圾大陆”(图8)正在诞生,面积不断扩大中。完成小题。
图8下列有关“太平洋垃圾大陆”形成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 A.位于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的内部 |
| B.主要位于副热带无风带,漂浮物不易扩散 |
| C.组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漂浮物主要来自亚洲和北美洲 |
| D.“太平洋垃圾大陆”形成过程中,下降流占主导地位 |
A海域若有一大范围渔场,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