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型H1N1禽流感病毒与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H7N9病毒侵入人体时,注射甲型H1N1病毒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
B.为检测胸腺肽对两种病毒的影响,可用含胸腺肽的培养基分别培养两种病毒 |
C.H7N9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其感染性 |
D.均可引起机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能与宿主细胞内的相应病毒结合 |
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4个DNA分子,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7条或14条 |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
B.该变异植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
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 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右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增高趋势 |
B.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 |
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点比a点更适宜 |
D.在农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值最可能在a点 |
将体重和健康状况相同的若干大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通过手术切除胸腺,乙组损毁下丘脑,丙组不做处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同时移入寒冷的环境中,接种某病毒(抗原)使之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大鼠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也非常弱 |
B.乙组大鼠最先死亡,是因为损毁下丘脑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不能抵抗病毒的感染 |
C.一段时间后,三组大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体内脂肪分解并转化为糖原的速度加快 |
D.丙组大鼠其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