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
(2)“百草园”的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不会在园中大量堆积,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原因: 。
(3)请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一个例子: 。
(4)下图为“百草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B、D 的含义分别是 、 。
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l:检测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得到下列数据(%):DNA含36.5,RNA含9.6,蛋白质含47.9,类脂和钙等含6.0.由此可以推知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实验2: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32P.由此可以推测DNA是噬菌体的_______物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材料由提供。
(3)实验3: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型。
(4)实验4: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总是高茎(Dd).如果让子一代高茎自交,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5: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是______________倍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图12为人体的肝脏、胃、部分小肠及相关的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应的问题:
(1)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被吸收入血液,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时需要协助。血液中的葡萄糖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内的中被氧化分解成。
(2)进餐后半小时,检测到A中的血糖浓度低于D处,这是因为随血液流入肝脏的部分葡萄糖转变成,对这一过程起促进作用的激素是。
(3)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细胞分泌增多。
(4)某些严重的肝病患者需要进行肝脏移植,而植入的肝脏往往被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出来并加以排斥,这种识别与供者肝细胞表面的有密切关系。
根据图11回问题:
(1)图11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分裂过程的一个视野。观察时,若要将A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2)在同一视野中,与B细胞处于同一时期的细胞最多,原因是,此时期的细胞正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即。
(3)当细胞进入C细胞所处的时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产生的直接提供。在染色体分开的同时,是否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4)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时,会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
图10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的CO2吸收和释放曲线。请回答:
(1)该图显示,在一昼夜内,影响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2)在曲线的段,棉花植株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在曲线的c点,此时植物既无吸收CO2,也无释放CO2,原因是。
(4)自c后到g点前,棉花植株表现为吸收CO2,利用CO2的细胞器是。在e处,曲线明显下降,将阻碍反应的进行。
(5)若将棉花移入温室继续栽培,要提高棉花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6)组成棉花纤维细丝的多糖是,该物质分子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的。
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促进植物生长。那么它是如何提高生长素含量的呢?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探究。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有一个合成和分解的代谢过程(如图1,IAA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研究小组据此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提高生长素含量。
为验证假设,研究小组设计了实验。材料用具包括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1)参考图2,补充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①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
②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在1号和2号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注:1号烧杯中的幼苗为1号幼苗,2号烧杯中的幼苗为2号幼苗)
④1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2号幼苗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去尖端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⑥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缺铁培养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分析:
步骤②~⑤的处理结果是去尖端胚芽鞘弯向1号,这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⑥可能出现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