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结构是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为0.069nm和0.078nm,则熔点NiO_____________FeO(填“<”或“>”);NiO晶胞中Ni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
(3)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N2O4+2N2H4=3N2+4H2O,若该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形成的键有________mol。
现有NH4Cl和氨水组成的混合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填“>”、“<”或“=”):
(1)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_________c(Cl—)。
(2)若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中c(NH+)_________c(Cl—)。
(3)若c(NH)<c (Cl—),则溶液的pH__________7。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
(2)a、b、c三点溶液中,[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a、b、c三点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4)若使c点溶液中[CH3COO-]增大,而[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 ;② ;③ ;④ 。
(1)向20.00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当加入10.00mL盐酸时,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②当溶液pH=7时,反应所消耗的物质(包括还在溶液中存留的物质)之间的关系为:n(NH3·H2O)_______n(HCl),溶液中c( NH4+)_______c(Cl-)。(填“>”或“<”或“=” )
(2)室温下,如果将0.1mol NH4Cl和0.05mol 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
①_ __和_ 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mol。
②_ __和_ _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多0.05mol。
(1)25℃,柠檬水的pH是3,其中c(OH-)==
(2)下列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①0.1mol/L HCl 溶液
②0.1mol/L H2SO4溶液
③0.1mol/L NaOH溶液
④0.1mol/L CH3COOH溶液
(3)在25℃时,1mol· L-1的①(NH4)2SO4 ②CH3COONH4 ③(NH4)2Fe(SO4)2 ④NH4Cl ⑤(NH4)2CO3的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pH=3盐酸和pH=1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性(选填“酸”、“中”或“碱”),溶液中
c(NH4+) c(Cl-)(选填“ >”“=”“<”)。
【原创】Ⅰ.(6分)在某盐甲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会产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乙;若在盐甲溶液中加入铜片和稀盐酸,则会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1)盐甲中阳离子的电子式 。
(2)气体乙使酚酞试液变红原因是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写出盐甲与铜片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的方程式 。
Ⅱ.(12分)某种无机矿物的主要成分M含有五种元素,且含有结晶水。为了探究M的化学式,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下列实验:
(1)M的化学式为 。反应中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写出溶液1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中要将红褐色沉淀灼烧后再称量的原因是 。
(3)将白色沉淀1充分灼烧可得固体X。固体X与氯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 ,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固体的产物 。
【命题立意】与近几年高考试题相比,预测无机综合题难度可能会有所加大,基于此考虑,本题的第Ⅱ小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意在对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巧妙设计、化学反应的推测、实验设计与评价是本题的主要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