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研究小组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原理图
a.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未知)
b.电流表A(内阻未知)
c.电压表V(内阻未知)
d.待测电阻Rx,电阻箱R1,R2
e.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
f.导线若干
该实验小组根据上面的实验原理图对电阻Rx、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值进行了测量。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将R2调到最大值,闭合S1,将S2接到1位置,调节R2,使电流表A有较大的示数I1。
②保持S1闭合,将S2接到2位置,保证电阻箱 的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 ,使电流表A的示数仍然等于I1。
③读出电阻箱R1的阻值R1,则Rx=
④当开关S1闭合,S2接到2时,调节R1,记录A、V、R2的示数分别为I2、U、R2,保持R2值不变,再次调节R1,记录 A、V的另一组示数分别为、
。
⑤电源电动势E= ,内电阻r= 。(请用题中给出的I2、U、R2、、
字母表示)
⑥测得的电源内电阻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待打点计时器稳定打点后,释放重物,使它带动纸带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4个连续的点,量出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是62.99cm,70.18cm,77.76cm,85.73cm.已知重物质量m=1.00kg,重力加速度g=9.80m/s2.(下面都要求三位有效数字)从O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是________J.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②W∝v,③W∝v 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 1、v 2、v 3、v 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 |
L |
L1 |
L2 |
L3 |
L4 |
……. |
v |
v 1 |
v 2 |
v 3 |
v 4 |
…… |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 2。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s1为________ cm,打计数点O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13-4-9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图13-4-9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A.
(2)本实验的实验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13-4-10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如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 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______mm.
图13-4-10
(4)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 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 m,由计算公式λ=__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nm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单摆的摆角应___________.从摆球经过_________开始计时,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摆球的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定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实验室处在高山上,离海平面太高 |
B.单摆所用的摆球太重 |
C.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的时间进行计算 |
D.以摆球直径与摆线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