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中不出现的是( )
A.形成纺锤体 | B.着丝点一分为二 |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D.同源染色体分离 |
利用两个纯合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右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γ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
B.过程①②③和过程⑤⑥所示育种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
C.过程⑥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
D.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新物种 |
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 |
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 |
考点: 伴性遗传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细胞的基因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无互换,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4种
C.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
D.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必须用基因型为aabbdd的异性个体
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
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概率是1/18 |
39.已知某果蝇种群中现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1/2 | B.25/64 | C.15/64 | 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