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为 CO2(g)+3H2(g) CH3OH(g)+H2O(g) ΔH <0 。500 ℃时,在体积为1 L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3mol H2,测得CO2浓度与CH3OH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曲线X可以表示CH3OH(g) 或H2O(g) 的浓度变化 |
B.从反应开始到10min时,H2的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 |
C.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75% |
D.5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
已知2Fe3++2I﹣=I2+2Fe2+、Br2+2Fe2+=2Fe3++2Br﹣.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某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按Br2、Fe3+、I2的顺序氧化性逐渐减弱
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I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 B.p(O2)>p(Ne)>p(H2) |
C.p(H2)>p(O2)>p(Ne) | D.p(H2)>p(Ne)>p(O2) |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
B.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
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
如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试剂 |
钠 |
溴水 |
NaHCO3溶液 |
现象 |
放出气体 |
褪色 |
放出气体 |
A.CH2═CH﹣CH2﹣OH B.
C.CH2═CH﹣COOHD.CH3COOH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1 CH3COOH溶液;②0.01mol•L﹣1盐酸;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
B.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④最大 |
C.将四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
D.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