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去Fe(OH)3。胶体中少量的NaCl,常用渗析的方法 |
B.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钾常保存在汽油中 |
C.中和滴定时要将滴定管洗净并用待盛溶液润洗2~3次 |
D.将盐酸、KSCN溶液和Fe(OH)3。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红色 |
X、Y、Z、W、U是分别位于短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W位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元素的单质在X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B.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下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
C.室温下,0.05 mol/L 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
D.Y、Z、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U |
已知氢氟酸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电离平衡:HFH+ + F- ,如只改变一个条件一定可以使c(HF)/c(H+)减小的是
A.通氯化氢气体 | B.加入少量氟化钾固体 |
C.加入少氢氧化钠固体 | D.通入少量氟化氢气体 |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CO2与CH4的体积比为
A.3:1 | B.2:l | C.1:1 | D.任意比 |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 NH4+)=2:1:2,其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 |
B.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当物质A(g)与B(g)反应生成物质C(g)时,△H>0,若使用正催化剂,E值会减小。 |
C.图③可用来表示向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 |
D.图④表示向一定质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
B.乙装置:可用来探究SO2的漂白性 |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
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