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细胞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均来自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肯定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
B.乙细胞和丙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
C.丙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 |
D.若该动物产生基因型为Aab的配子,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对生物都是有利的;
②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以无限增殖;
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④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少;
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⑥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
B.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 |
C.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 |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
如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图中黑色个体代表已不能提取相应遗传物质的个体)()
A.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
B.比较8与3的Y染色体DNA序列 |
C.比较8与5的X染色体DNA序列 |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
将某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A.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B.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C.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D.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两条肽链。由此推知()
A.编码胰岛素的基因至少含有312个碱基 |
B.胰岛素原由核糖体直接转运到高尔基体中 |
C.一个胰岛素分子的合成中最多有87个tRNA分子的参与 |
D.高尔基体中有催化肽键断裂的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