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 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
|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达到K值后,增长率为0 |
|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K值之后 |
| C.对于害虫的防治应在K/2之后进行 |
|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
下列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中,除哪项外均正确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
| 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
|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 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数量越多 |
下列食物链,能成立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 B.田鼠→蛇→山鹰 |
| C.植物→鹿→狮子→细菌 | D.植物→鼠→蛇→山鹰 |
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
| 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 |
|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
| 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
| B.寒冷时,产热增加,产生的热量全部经皮肤散失 |
| C.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 |
| 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