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几种化学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从![]() ![]() ![]() ![]() |
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C.O是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 |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均有ATP的合成 |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现行的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回答39—41题。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 | B.台风 | C.水灾 | D.泥石流 |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
调整后的高考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华北地区的小麦已黄熟 |
B.东部地区的大部分河流已进入主汛期 |
C.南极长城站已处于极夜期 |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回答37—38题
时间 |
6月~9月 |
9月~次年6月 |
6月~9月 |
农作物种植 |
玉米 |
小麦 |
玉米 |
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 B.黄淮海平原 |
C.鄱阳湖平原 |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 B.地形、水源 | C.旱涝、盐碱 | D.光照、风沙 |
读图 “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34—36题。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 B.地下水 |
C.冰川融水 | D.积雪融水 |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0~11月 |
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变大 | B.b变稳定 |
C.a在丰水期变小 | D.b在枯水期变大 |
读我国“我国锋面雨带图”回答32—33题。在 “我国锋面雨带图”中表示我国华南秋雨的图是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空梅的原因是
A.D提前出现,A滞后出现 |
B.C提前出现,A滞后出现 |
C.D滞后出现,A提前出现 |
D.C滞后出现,A提前出现 |
读图 “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完成30—31题。关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②<① |
托克逊比呼和浩特
A.地势高、气温低 | B.年太阳辐射量小 |
C.日照时间较短 | D.气温年较差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