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
选项 |
方法与结果 |
结论或观点 |
A |
孟德尔分别针对豌豆七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F1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2显性与隐性性状个体接近3:1 |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遗传因子)相互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B |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 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 点 |
C |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 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 于水 |
D |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 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苗 |
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一种能使R型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特殊物质 |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
B.接种纯种细菌 |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
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可以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这种培养基称为( )
A.选择培养基 | B.鉴别培养基 | C.液体培养基 | D.固体培养基 |
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①菌落的大小②菌落的形状③菌落的隆起程度④菌落的颜色⑤菌落的透明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A.碳源 | B.氮源 | C.无机盐 | D.特殊营养物质 |
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 |
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