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
选项 |
方法与结果 |
结论或观点 |
A |
孟德尔分别针对豌豆七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F1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2显性与隐性性状个体接近3:1 |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遗传因子)相互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B |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 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 点 |
C |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 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 于水 |
D |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 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苗 |
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一种能使R型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特殊物质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中,一定需要ATP 供能的是
A.柠檬酸循环 | B.卡尔文循环 |
C.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 | D.酶—底物复合物的形状改变 |
下表是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单位:μL·g-1·h-1)。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有明显差异 |
B.大麦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 |
C.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与其结构有关而与功能无关 |
D.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前先要将种子浸泡,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含水量 |
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浆细胞中发生的是
A.氨基酸→白细胞介素-2;ATP→ADP+Pi |
B.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
C.葡萄糖→丙酮酸→酒精;ADP+Pi→ATP |
D.葡萄糖→丙酮酸→CO2;染色质→染色体 |
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A.蓝藻 | B.烟草花叶病毒 | C.ATP | D.DNA聚合酶 |
如图1为果蝇的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量(单位:对)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果蝇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细胞内含有4条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B.AB段、FG段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
C.若染色体①上有基因B,染色体②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 |
D.图2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