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
| B.夏、商、西周时,享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的主要是贵族 |
| C.“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
| D.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
19世纪末,亚洲觉醒的决定因素是
|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 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 |
|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英国进一步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
| C.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和日本的确立 | D.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居主导地位 | B.轻工业的地位逐步上升 |
| C.交通运输业获得重大发展 |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这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 A.雷达技术 | B.声纳技术 | C.无线电技术 | D.通讯卫星技术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 A.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 B.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
| 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 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