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评价,有人这样说:“ 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评价中的“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心 |
B.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 |
C.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最先在江浙等地 |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为了 (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B.实行全民族抗战 |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宣传新三民主义 |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
A.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
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
D.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 |
《民报》主要撰稿人朱执信(1885~1920年)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把“社会主义”译为“民生主义”。其主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思潮 | B.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
C.宣传社会革命 | D.阐释新三民主义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影响近代欧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各项中史实与观点的对应正确的是( )
A.15世纪的文艺复兴——“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 |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宗教是迷信” |
C.17世纪的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 |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