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指出:“从临时政府注定垮台的败迹开始出现,一直到今天,人们对于十月革命的看法始终争执不下,其实其中多数的意见都具有误导的意味。反共派的历史学家往往认为,此事根本就是列宁一手策划的暴动或政变,以实行其反民主的基本立场。”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
| B.反共派认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
| C.多数人认为临时政府的垮台是必然的 |
| D.十月革命是列宁一手策划的暴动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科举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
| B.科举制一经形成,成为了历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影响深远 |
| C.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摒弃门弟以成绩作为选拔标准,具有公平公正性 |
| D.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
关于秦朝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 A.《史记》的记载 | B.秦简的记载 |
| C.民间的传说 | D.史家的学术观点 |
下列关于选蛋顿森林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
| B.以减少贸易壁垒为宗旨 |
| C.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 D.促进了货币领域的国际合作 |
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 会议 |
粮食产量指标 |
棉花产量指标 |
| 1956年中共八大 |
2500亿公斤 |
4800万担 |
| 1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7500亿公斤 |
15000万担 |
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B.出现大跃进运动
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价,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出现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农轻重比例失调 | B.计划经济体制 |
| C.人民消费水平低 | D.人民公社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