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1920年)
材料二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摘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1)威尔逊为什么要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为什么说它“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国际联盟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龙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商君书》
材料二 “自议新法……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煕宁二年,保守分子唐介“数与安石争论”,“御史中丞吕海论安石过失十事”。“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针对什么变法展开的争论?这两次变法都遭到一些人反对的主要原因何在?变法最初都能推行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结合这两次变法的教训,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 (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邓广铭《王安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3)据材料二分析,苏辙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4)综上所述,王安石和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6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材料二秦国武士复原图

材料三商鞅戟

请回答:
⑴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⑵秦国为此,建立了以军功奖赏为中心的什么制度流传后世?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过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⑴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这对埃及产生了什么影响?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有什么局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