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二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根本就没有必要较真。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就会得出结论。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 |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 B.存在决定思维 |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
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
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与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
B.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 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
哲学基 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
C.人与世界的关系 |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